种天下:神秘相公怪娘子_第210章召告天下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210章召告天下 (第3/4页)

,陶然儿在替李信志打点着行装,陶然儿心事重重,胸前如同压了一块沉重的铅板。她本来想陪着李信志一起去的,夫妻作久了,不但有爱情,还有亲情,一个人出远门,另外一半总是提心吊担,与其在家牵肠挂肚,不如一起出发呢,但是李信志看到二宝那么小,白白胖胖的丫头像一只小动物一般,一个劲地往陶然儿的怀里拱,还在陶然儿的怀中吃奶,没吃饱就哇哇地哭,吃饱了就咯咯地笑,他便无论如何不同意了,李信志决定陶然儿在家带大宝二宝,他呢,带着几个忠心耿耿的家臣一起到江东的都城去称臣。

    这一次出使,是非常重要的一次出使,因为它意味着和平年代的到来,因为它的意义非凡,必将载入史册。

    陶然儿替李信志打点好行李,对他叮咛说道:“出门在外,万事小心。”对于江南向江东称臣,江南李家其它兄弟没有一个答应的,他们收拾行装也好,他们商量谁留守也好,如同在一个封闭的空间,他们的行动没有激起江南李家其它兄弟任何一点反应。

    对于江南李家其它几兄弟来说,李信志出使江东,到江东的都城去赴宴,就是表示江南向江东称臣的一个象征性的事情,他们不可能同意的!陶然儿想起刚刚收到孙赫武的召书时,李家兄弟激烈的反应,便不寒而栗,但是这些天来,几兄弟也没有与李信志在起什么争执,好奇怪!陶然儿不知道他们背后在搞什么鬼,总之,看似平静的背后隐藏着狂风暴雨。

    一个巨大的阴谋仿佛天罗地网在向他们夫妻俩展开。

    站在立春宫宫外的,是陪同李信志去江东的五个家臣,陶然儿看到其中一个白发苍苍,老态聋钟,不由一阵悲凉,江南的家臣几百个人,可是却只有五个人愿意继续跟随李信志,其中一个甚至已经白发苍苍,半截身子已经入了土。

    李信志大概内心也不好受,所以在强颜欢笑,他是心地极其善良之人,对兄弟也极其信任,李信海率军从海上归来之后,当时江东与江南开战,李信志有许多江南的政事要处事,不方便御驾亲征,他也不想与江东为敌,所以李信海成了统兵的主帅,李信志只好将江南国的兵权交给了李信海,当时兄弟和睦,没想到两个人对江东的态度如此截然相反,所以李信志就这样交出了国家的军权,没想到,这象征军权的虎符交出去就再也收不回来了,渐渐的,李信海后来居上,理直气壮的把握了江南国的主导权,那些与李信海抱着宁死不降江东态度的家臣,一来与李信海意志一致,二来李信海军权在握,所以他自然而然地归附了李信海,只有五个忠心耿耿不怕死的老家臣仍旧在李信志身边,听从他的安排。

    陶然儿的面色苍白如纸,皇族,哪怕是兄弟,也不可信任,李信志如此信任自己的兄弟导致现在被动的下场,估计更大的悲剧还在后台,从出让军权这件事上,也可以看出李信志不适合做帝君。

    她控制不住地凝了眉头,也不知怎么的,她的鼻端总是闻到一股血腥气,还有可怕的杀气!她心想着信志啊信志,我们这一次,不会是生离死别吧。她摇了摇头,使劲安慰自己,但愿一切的一切,都只是自己的杞人忧天。

    李信志看到陶然儿站在立春宫的宫门口心事重重,不由振作精神,努力笑笑,对陶然儿说道:“娘子,你不用替我担心,我武功极高,到江东去不会有事的。”

    陶然儿也努力笑笑,一颗心却如同坚硬的石子,极速地往深谷里坠去。天空阴沉沉的,好像随时会下起毛毛雨,如此出行的天气,真是坏透了,冥冥之中,仿佛有天意,在暗示着什么。

    陶然儿倒不是担心李信志在出使江东的路上会被强盗什么的欺负,她是害怕江南李家其它兄弟会对他动手动脚!从古到今,亲兄弟间为了争夺皇位,互相残杀的例子比比皆是,比如唐朝——现在李信志这么不听其它兄弟的话,很有可能——

    陶然儿闭上眼睛,面色苍白如雪,嘴唇颤抖着,她不敢多想。

    人不是神仙,当年,在小岛与李信海初见的时候,对他印象极佳,去长安寻找王家的国库时,李信海也表现得极其听话和能干,谁曾想到会有今天兄弟生隙的局面,祸起萧墙,变生肘腋,真是让人恐惧又寒心啊。

    如果早知今天局面,当初,无论如何,她不会把王家的国库告诉李信海,也不会将长安等北方二十多个末朝的城池交给江南。

    母后说一个人至重要是有自己的家,这样在外面受欺负了,还可以回自己的地盘喘口气,果然俗话说得对“不听老人言,吃亏在眼前”啊——

    陶然儿望着远方,思虑重重,可惜这个世上没有后悔药吃,如果有的话,她真希望来一打。

    怎么办,怎么办,江南李家其它兄弟不可能让李信志就这样太太平平的去向江东称臣,他们肯定有阴谋在等着李信志!

    陶然儿因为恐惧,眼皮不停地颤动,可是这种话,到了嘴边,她又不能说出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