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759页 (第1/2页)
在任命元宗为祭酒之后,东方又点了其他几个学派的人担任其他的职责,分别负责询议、教育、学术等,这才叫人彻底放心了下来,知道东方并没有转墨家。 作为一个上位者,东方觉得自己偏向什么并不重要,而是国家需要什么,人民需要什么,才是最重要的! 正是有这些各门各派的学者的存在,东方才能在他们的协助下,将那些几乎是拍拍脑袋想出来的事情化为一条条的计划,再落实到实处。无论是纵横家还是阴阳家,他们虽然也有短处,但也都有自己的长处,东方在其中起到的作用,就是促进他们将自己的长处发挥出来。 而那些能工巧匠则是在墨家弟子的带领下,为秦国的基础建设做着贡献。无论是新的发明创作,还是秦国各地进入建设中的各项基础例如水利、例如农业,都有着他们活跃的身影,都是在为秦国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做着贡献。 秦国各地除了在做各项基础建设之外,也兴起了许多的工坊,为百姓提供了许多的岗位,让他们在农闲的时候可以进入工坊里面做工,为家里多赚一份粮食出来,期盼可以过个好年。 这些工坊自然是由东方和贾赦投入一笔又一笔的资金建设起来的,而这么大的投入,自然不是没有回报的! 吕不韦从咸阳学宫出来的之后,就直接被东方封为了文信侯,同时也封他为了皇商,给了他一顿迷魂汤什么“吕侯,大秦的将来就靠你了”之类的,他自然就痛快地做回老本行,将这些工坊出品的东西销售到其他五国去,这也算是从五国的口袋里掏钱出来养活在工坊里做工的百姓啊!而东方和贾赦不过是做了一个前期投资而已。 多好呢,感谢五国爸爸为我大秦养儿养女啊! 而工坊里出来的东西,为什么五国非买不可呢?自然又要归功于能工巧匠们。 只要给他们一点灵感,他们就能变幻出百样不同的东西出来,无论是绫罗绸缎,还是奇珍异宝,都是五国鲜见之物,再来点饥饿营销之类的做法,五国又怎么不会趋之若鹜呢? 而等他们探得其中关键仿造出来的时候,秦国又推出新的产品,他们无论如何,也就只能吃秦国剩下了的残羹冷炙而已。 这样的良性循环,秦国不仅百姓有钱,朝廷也有钱啊!有钱自然又是一轮大力的投入,基础建设在进行中,基础教育自然也不能少,愚民政策什么的,咱可不兴这一套。 于是在秦国各地又出现了许多的学堂,免费为适龄学童提供开蒙教育,而成绩优秀的,自然就有机会进入咸阳学院读书,由咸阳学宫里的学者亲自教学。 在这个时代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